尚未写完,故而列为发表


Cogito, ergo sum.(我思,故我在。)

笛卡尔用了一种很巧妙的思路来建立了他的哲学第一原理:一个怀疑自己存在的过程不能缺少那个正在怀疑的自我。

哲学的思考是简洁而美的,但是我们生活的宇宙似乎并不能为这种思考提供足够漂亮的证据:我们只知道我们存在,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存在,或者说,我们的存在,似乎太过偶然了。

不要以为我们一无所知,而情况可能相反,我们知道的太多了。我们已经能够猜测出宇宙设计者的宏伟蓝图,但是,我们却不能理解其中的细节。

生命的蓝图

我们不谈具体的生物学,而是要从一种更为宽广的视角来看一下生命的诞生。

生命的诞生,需要一个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,这样的环境往往需要一个处在合适的位置的固态行星,即一颗处在该星系的宜居带的固态行星。

然而,行星不是说来就来的,而是从一颗颗微行星(planetesimal)慢慢的聚集形成的。

然而,微行星也不是凭空存在的,一个星系中的微行星,需要恒星创造了重的元素,然后把这些物质抛出来,才可能形成。或者,恒星也可以捕获微行星,不过这看起来似乎不太明朗。

创造重元素的恒星,是引力的不稳定性造成的。星云中的局域的扰动,可能导致局域的气体的聚集,从而形成可以进行核聚变的恒星。

星云,恒星的摇篮,是宇宙间的物质聚集的创造。物质为何聚集,何时聚集,这些都与暗物质暗能量有关。

如此,我们可以绘制出一张生命的蓝图:

宏伟蓝图

有了蓝图,我们就能知道一切了么?

理论的悲伤

或许,那不是一张蓝图,而是一张让人悲伤的诅咒。

我们的理论并不能完全理解宇宙的诞生,对于最初的扰动的来源,也没有完全搞清楚。物质聚集,是如何形成星系,我们似乎已经了解,但是不长全部。恒星演化,也有很多未解之谜。

甚至行星如何形成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,现在也还是一根根尖刺。不管是从下而上的研究行星从微行星成长,还是从上而下,从统计和宏观来着手,路子都不是很顺利。微行星这样的小颗粒如何才能逐渐成长为行星呢,在颗粒聚集的过程中,不断存在的能量损失会使其坠入恒星。体系的不稳定性,也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,我们不能含糊其辞,需要理解每一个细节。

细节,是我们的要解决的问题。

丢失的细节

夏夜星空,当我们抬头望月的时候,一定注意到了月面上的数不尽的细节,也一定想过,在遥远的彼岸,一定有更多的细节隐藏着。月亮周围的星空中,也不知都有些什么秘密,传承千载。

做为科学工作者,我有时候显然太过于傲慢了些。我总是感觉现在的科学使得我们差不多可以解释世界了。然而我却一直在忽略一切细节。星空中那些到达我们的眼睛的光子,携带了数不尽的信息,然而我却无法获取知识。除了这样被无穷尽的信息淹没,科学还在阻止我们解释细节,似乎这些细节是我们的世界最大的秘密。

我们目前的科学手段使得我们只能过滤掉绝大多数信息,保留那些我们可以用的,想用的。这是最有效的方法。科学远远没有走到尽头,我们会获取越来越多的信息,补充验证越来越多的细节。我们用了几百几千年的时间一点一点的画出那份蓝图,虽然在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得出结论的细节上,观测就成为了最重要的细节的砖瓦。

在系外行星的研究中,我们并不是缺少数据,相反,我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,然而,如何从这些信息中得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呢?